近来一个叫做Skype的软件在网上成为热门讨论的话题,将这个软件下载后可以在Skype用户间进行语音通话,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免费的,而不论通话的对象身在何处。日前,Skype还与美国的几个传统电话运营商达成了合作协议,添加了通过Skype软件拨打传统电话或手机的功能,而这种通话的资费也比传统方式便宜很多。 目前,Skype支持的操作系统也包括了Windows、Linux和Pocket PC,无论你是在办公室用PC,还是携带装有Windows或Linux的笔记本电脑,或是使用内置Pocket PC的掌上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只要能上网(不论是否宽带),就可以利用Skype获得资费特惠的好处。那么,Skype到底会给用户或其他方面带来那些影响呢? 从技术上来看,Skype类似于VoIP的互联网电话,然而又不尽相同。该软件由曾经鼎鼎大名的网上文件交换软件Kazaa的创始人推出,延续了Kazaa的P2P特点,Skype也可称得上是P2P电话的典范。由于采用分布式P2P架构,只要用户下载Skype软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其他类似于服务器、网关等一切羁绊都不需要。 从性能上来看,Skype据称拥有远超过传统互联网电话的通话质量,甚至“质量还超过传统电话”。我曾经亲自试验Skype,发现质量的确非同一般。而且,Skype还解决了接通率低的难题,原因是其特殊技术可以绕过以往难以逾越的电脑防火墙等壁垒。 在Skype主页上,我注意到一项很醒目的数字:共有19120940次下载,这个数字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增加。在对Skype的吹捧与日俱增之时,冷静的思考非常必要。回到中国市场,Skype的意义又如何理解?未来前景又将如何呢?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为3630万,上网总人数为8700万。相比我国总人口13亿来说,这些数字都还是非常小,如果再考虑到用户的通话习惯,可以预料在短时间内Skype软件电话还是很少部分的时尚人群来使用,距离主流应用还有很大距离。 下面再考察比较重要的资费问题。坦率来说,推动Skype等VoIP软件电话发展的动力还是资费的优惠,虽然Skype之间免费,但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Skype在中国普及较低,人们使用Skype可能还是较多使用“电脑-电话”的功能。然而,我在试验中发现,要使用这个功能,你必须下载额外的Skypeout软件,且还要提前支付10、25或50美元不同额度的信用担保。 而且,在资费方面,电脑拨打电话的资费大致在每分钟0.2元人民币左右,的确比较便宜。但考虑到国内长途电话资费已经非常优惠,Skype拨打电话的市场更可能是在国际通话方面,然而这部分的用户大部分是高端商务人士,对资费不敏感的他们会选用Skype吗?年轻人等可能也会使用这项功能,但目前用户广泛使用的QQ、ICQ、微软MSN、Yahoo Messager等即时通信软件其实已经实现类似功能,这个领域毕竟只认第一,不认第二。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Skype思考和解决,如人们已经习惯拨打电话号码,不习惯拨打IP地址,Skype如何应对?用户习惯在通话时,同时能浏览网页、收发Email甚至网络聊天,Skype能保证在多任务时仍然质量一流吗?将话音打包成数据流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窃听、拦截等安全问题,Skype又如何应对? 管制也是一大问题,目前美国FCC采取了非常宽松的管制政策,我日前与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陈金桥所长交流时,得知中国的电信管制政策也采取了先观察再研究的宽松政策,这种政策的言外之意是:先观察可能带来的影响,在不造成大规模冲击时采取不作为方式。当然,现在各国管制机构的不作为也反映出互联网电话还在近期难于成为主流。 所以,且莫急着为Skype喝彩,虽然其随时随地便捷便宜通话的目标是我们追求的梦想;也且莫急着将传统电话丢掉,想想还有98%的人没有电脑,路还要一步步来。 |